杭州服裝廠工人月入過萬已成常態(tài)
【YKK拉鏈行業(yè)新聞】
夜幕降臨,華燈初上。
黃昏5點的杭州余杭喬司向陽村工業(yè)園,第一波服裝廠工人下樓吃飯。
廠里食堂,地方不大,45歲的車間工張金財,要等妻子趙志蘭吃完晚飯,5點15分再下樓吃。
服裝工人張金財
一葷一素,快速吃飯的10分鐘,一天中最放松的時刻,食堂師傅是江西老鄉(xiāng),燒的菜很對張金財胃口。
可惜來晚了還是沒有座位,站著吃完,趕緊回去上工,下班要晚上10點半。
和園區(qū)大部分企業(yè)一樣,廠里雙十一的訂單還在掃尾, YCC拉鏈雙十二的訂單很快就到生產(chǎn)已經(jīng)排到明年1月份,生意今年冬天比往年都好。
天天忙到深夜,服裝廠訂單應(yīng)接不暇
來杭州之前,張金財在福建做了十幾年服裝。
趁著晚飯的空檔,回了趟住處,廠房后面的一棟農(nóng)民房,老板金國萬整租下來,給70多個工人住的
服裝廠工人都是包吃包住的張金財夫婦的房間在5樓,已經(jīng)住了有10年。
套房里有衛(wèi)生間和燒電磁爐的小廚房,空調(diào)、熱水器、家具齊全。
夫妻倆的住處
剛上樓,就接到廠里電話,張金財匆匆下樓往廠里趕。
下樓走幾步路,就到廠房門口,貨梯慢悠悠載到3樓,廠里的生產(chǎn)車間。
走廊過道的水泥地上,刷著紅漆,墻上的粉刷白中泛黃,典型的上世紀90年代工廠裝修風格。
車間里擺放著幾十臺縫紉機,有一半?yún)^(qū)域是流水作業(yè),工人們做領(lǐng)子,做袖子,最后拼成一件衣服。
還有一小半地方整件作業(yè),就是一個人一臺機器,能完成全部的制衣流程。
車工夫妻檔
張金財和趙志蘭文化水平都不高,整件車工。兩人的縫紉機面對面擺著,夫妻檔技術(shù)過硬,做了30年的熟練工。
熟練工月薪過萬,周末無休
車間的天花板,布滿了熨燙用的蒸汽管道,好像是皮管漏氣,熨斗不給力了
金國萬就搬來凳子,自己動手維修。
可能是受疫情影響,大家更愿意選擇網(wǎng)上購物,今年廠里的訂單特別多。
不過,每家廠的生產(chǎn)能力有限,張金財一天最多能做十幾件冬衣,廠里一個月最多能做3萬件衣服。
目前,訂單已經(jīng)排到明年1月。往年這個時候,單子最多往后排半個月。
雖然單子多到應(yīng)接不暇,但生產(chǎn)能力有限,企業(yè)自然是挑選更優(yōu)質(zhì)的合作伙伴,多出來的單子,也只能婉拒。
整件車間
生產(chǎn)節(jié)奏加快,那工人工資是不是也跟著上漲?
向陽村辦廠10年,金國萬回憶起5年前的用工本錢: YKK拉鏈流水線工人工資3000元/月,整件車工工資是200元/天;而現(xiàn)在流水工漲到6000元/月,整件車工300元/天,但還是沒人要做。
像張金財夫婦這樣的整件車工,都是月收入過萬的
不過,生活單調(diào)也是事實:早晨7點起床,燒個早飯,匆匆上工,午飯和晚飯食堂解決,等到下班回家,累了一天,洗洗澡直接睡覺。可以說,除了吃飯、睡覺,就是坐在縫紉機前趕制服裝。
女兒23歲,大學(xué)畢業(yè)在余杭工作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成家了兒子21歲還在讀大學(xué),明年準備考研,夫妻兩人辛苦攢錢,主要是為了兒子。
年底了外面的小廠接了急單,要挖人的也不少,像我這樣的技術(shù),老板每個月至少會開到1.1萬元。張金財說。
生意好,工廠加工費也跟著上漲
金萬國租的農(nóng)民房樓下有個大通間,廠里堆放面輔料的裁剪車間,地上攤著各種顏色和材質(zhì)的布料,有的適合做冬裝,有的做春裝。
裁剪車間
像做羽絨服用的膽布,羽絨,面布、拉鏈這些資料,騎上自行車,只要幾分鐘就能到隔壁九堡的面輔料市場進貨。
面料進來后,不能直接加工,要先送去縮水,向陽工業(yè)園一帶,有專業(yè)做布料縮水的作坊,大型縮水機不停運轉(zhuǎn),縮一米布的價格是0.3元。
喬司真的做服裝人的天堂,這也是張金財喜歡這里的原因,夫妻倆干了十年沒挪過窩,就是覺得方便、舒坦。
金萬國的廠只做女裝,主要銜接電商訂單。
雙十一預(yù)售的衣服,車間里還在掃尾,這一季主打的羽絨服、呢大衣、風衣,以一件中長款的羽絨服為例,廠里接單的加工費是70-80元/件。
原本要回家吃晚飯的兩個做男裝的朋友過來,金萬國就順便去樓下請人吃飯。
工業(yè)園樓下商鋪林立
一邊吃一邊聊,大家都覺得,今年的服裝訂單,莫名地比去年多。
不光單子多,像我女裝,最近下游給的加工費,都會加價5-10元/件,比往年要多。
男裝也加價了不過沒有女裝多,加了3-4元/件,訂單也是多的
加工費上漲,說明客戶急著要貨。廠里訂單多到接不完,溢出的局部,就會流轉(zhuǎn)到一些小型加工作坊里消化。
于是老板出萬元月薪請工人的廣告,就會在喬司的大街小巷呈現(xiàn)。
今年膽布、羽絨等冬裝原料暴跌
內(nèi)銷行情好,外銷的形勢也不錯。
雖然喬司一帶的服裝廠主做的內(nèi)貿(mào),但偶爾也銜接外貿(mào)訂單。
上半年,做外貿(mào)服裝廠并不景氣,但今年下半年,國內(nèi)疫情得到控制,東南亞等地疫情嚴峻,外貿(mào)訂單陸續(xù)回流,連做內(nèi)貿(mào)的廠也接到不少外貿(mào)訂單。
雙十一前,金萬國廠里就接到三四個外貿(mào)單子,SBS拉鏈剛好生產(chǎn)有空檔期,就接來做了
那會兒,原材料還沒漲價,生產(chǎn)利息控制得比較好,后來原料價格一路上漲,內(nèi)銷單子也如雪片般飛來。
竹劍飄林”金萬國給自己廠取的名字,這個47歲的男人老家江西,杭州打拼10多年,3年前終于在余杭買房安家。
由于各種本錢的疊加,服裝廠的利潤空間其實相對狹窄。
像一件中長款羽絨服,出廠價在250-260元/件,做衣服大約需要的布料是2.6米,180-200克羽絨。
今年,膽布的價格就從3個月前的1.2元/米,漲到2.2元/米,往年冬天的漲幅只有0.3-0.4元。羽絨的價格也從1.5萬元/噸,漲到2.6萬元/噸。
竹劍飄林”年產(chǎn)量是30萬件女裝,辛苦忙碌一整年,金萬國能掙四五十萬。
燒餅店,理發(fā)店、面館都習慣中午做生意…
杭州這里,記下了更多人的深夜打拼
晚飯過后的工業(yè)園,有更多人的深夜打拼故事…
晚飯后,工業(yè)園門口的馬路上,大家從廠房里拉著貨架,大包小包出來,沿街陸續(xù)擺滿了服裝攤。
服裝廠老板金萬國吃完晚飯,就和朋友逛起了夜市。
燒餅鋪、理發(fā)店開到深夜是常態(tài)
年末,喬司一帶服裝廠的樣衣和庫存,都是各家通過在樓下擺攤的方式消化的這也是工業(yè)園里特有的夜經(jīng)濟。
因為工人下班晚,街上的餐館、小吃店做完晚飯,還有一波夜宵生意要做。
餐飲店的菜價普遍比較實惠,工友們深夜下班,三五成群點幾個小菜,忙碌一天***休閑。
廠房對面商鋪的樓梯間,衢州來的張師傅,因為老婆在附近公司上班,去年在這里開了家燒餅店。
每天中午以后營業(yè)的燒餅攤,要晚上11點半才歇業(yè),中午買燒餅的人,還要多到排隊等。
除了黃昏,晚上10點才是賣燒餅的高峰期,攤上一天能賣出200多個餅,很多生意都是中午光顧的
街角的陜西面館,招牌很新。老板是一對老夫妻,幾個月前,剛從濱江搬到喬司開店,也是聽說這邊生意不錯才過來的
為了適應(yīng)工業(yè)區(qū)的生活節(jié)奏,老兩口也過起了夜貓子的生活,面館歇業(yè)時間中午11點半,比從前晚了三四個小時。
不光是餐飲,連理發(fā)店也經(jīng)常有人午夜光顧來剃頭。
沿街商鋪的小老板,都習慣了夜半做買賣,營業(yè)時間基本都會延續(xù)到中午11-12點。
安徽特色小飯店,凌晨1點還在燒菜
工業(yè)園樓下,亮著燈,掛著大字招牌的飯店,一家挨著一家,店家一般都要忙到午夜12點歇業(yè)。
服裝廠的工人,安徽、江西居多,街邊一家叫“安徽香辣館”小飯店。
小店門面不大,只擺了十來張小桌,卻因為食材地道,老板燒菜色、香、味俱全而稱霸街角,老板要一直營業(yè)到凌晨1點多,才干歇業(yè)。
掌勺的廚神”老板裴濤是個80后,和老婆在向陽村開飯店,已經(jīng)十個年頭。
有點辣的安徽特色菜是店里主打,菜價則十分親民,爆款有家鄉(xiāng)鹽水老鵝,特色臘肉、臘腸等,這三樣肉食的拼盤,只賣58元一份。
48元一份的酸湯豬肚,食材是每天新鮮快遞的馬鞍山土豬豬肚,和酸菜荷包蛋一起煲湯,味道微辣。老家的土豬肉就是比菜市場買的新鮮,更香更好吃,老婆剁起來做成肉圓,和雪菜一起燒,雪菜肉圓一份只要38元。
去安徽香辣館吃飯,午餐、晚餐都要等翻桌,裴濤中晚餐一般都要燒30-40桌菜。
飯店老板裴濤
夜宵生意雖然沒有正餐那么多,但下班后,工友、小老板們才會真正放松下來,大家多點幾個好菜,再點些酒水,每桌吃得時間也會比較久一些。
開了10年的飯店,老板裴濤一直堅持著初心,用家鄉(xiāng)的地道食材,帶給身在異鄉(xiāng)的客人們一份家的味道。
工廠樣衣庫存,深夜沿街叫賣熱銷
街上的手機店門口,一家男裝工作室正在處置樣衣。
攤位上的羽絨服一口價260元/件,已經(jīng)被試穿的工友圍得擠不進去人。
賣羽絨服的老吳是倉管員,告訴小時新聞記者,今年工作室打樣3000多件,賣出去2000件,倉庫還有1000多件要處理,自己幫老板擺攤500元一天。
樣衣是隨訂單一起送到服裝廠的一個單只有一件,加工廠會根據(jù)樣衣提供的尺寸,自行推銷面料生產(chǎn)。
一般,樣衣的面料和做工都比較考究,比工廠大貨的質(zhì)量更好,而且樣衣每件都是***穿進來也不容易撞衫。
金萬國看了看男裝,也打算過兩天搬自家女裝到樓下,擺個攤來賣,廠里還有幾百件樣衣沒處理,也就賣個100-200元/件。
巷子里面的一家女裝廠,一對姐妹花下班后拉著貨架到巷口,幫老板賣羽絨服,還有法蘭絨睡袍,賺點外快。
因為擺了幾年攤還有了老客戶,攤位上的卡通外套電熱水袋是去廠家進的貨,老客點名要的夜市里一只要賣60-70元,姐妹花攤位上只賣35元。
向陽村工業(yè)園有180多家服裝企業(yè),雖然大家都是做衣服、賣衣服的看似是競爭關(guān)系,但工業(yè)園里的廠家,大多是安徽、江西老鄉(xiāng)。
老鄉(xiāng)帶老鄉(xiāng)生意上互相幫襯,大家關(guān)系融洽,就和兄弟姐妹一樣。
不管經(jīng)濟景不景氣,人總要吃飯穿衣,服裝廠里永遠不會沒有訂單做,這里的人相信,只要肯干,會干,不怕辛苦,就一定有錢可以掙。
買衣服歷來不上街,也不用網(wǎng)購,因為家門口就是服裝廠,廠里買衣服出廠價,這也是喬司這一帶人的專屬福利。
- 上一篇:Vintage這個新鮮類目也開始在國內(nèi)發(fā)力 2020/12/14
- 下一篇:戶外運動市場的她經(jīng)濟日益崛起 2020/12/11